红壤结构性的田间观察及初步分析

被引:3
作者
陆景岗
机构
[1] 浙江农业大学
关键词
红壤; 结壳; 水田; 田间观察; 熟化过程; 热带土壤; 微团聚体; 疏松层; 水稳性团聚体; 结构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红壤结构性问题的研究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多数文献中,认为红壤的结构往往是不良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土肥所,1962;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1976;加尔库沙И.Ф.,1951;朱祖祥等,1956;柯夫达B.A.,1959;梭颇,1936)。然而也有文献指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3]   浙江省低丘红黄壤的成土作用分析 [J].
陆景岡 .
土壤通报, 1964, (02) :32-35
[4]   赣中丘陵地区紅壤性水稻土的結构状况及其肥力意义 [J].
姚賢良 ;
于德芬 .
土壤学报, 1962, (03) :267-288
[5]   土壤的干湿变异与片状结构的发展 [J].
陆景冈 .
土壤学报, 1957, (02) :175-188
[6]  
土壤知识[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土壤知识》编写组 编, 1976
[7]  
浙江土壤志[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浙江省土壤普查土地规划工作委员会编, 1964
[8]  
土壤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朱祖祥等编, 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