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渗透率效应的低渗透油藏产能新观点

被引:8
作者
刘顺 [1 ]
何衡 [2 ]
张华光 [2 ]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动态渗透率效应; 差分法; 产能; 启动压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48 [低渗透油田开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前,常用拟启动压力梯度方法来处理低渗透低速渗流阶段的非达西线性渗流规律,但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而动态渗透率效应模式能很好地反映低渗透油藏的渗透率及其对应的拟启动压力梯度随驱替压力梯度的变化。据此,用差分法,得到了一种新的油井压力与产量计算方法。动态渗透率效应对产量影响较大,通过与传统的达西和带启动压力梯度方法计算结果对比,认为动态渗透率效应渗流模式方法计算的压力从井底到油藏边界分布较匀缓,产量指示线为靠近坐标原点的曲线;而启动压力梯度方法的非达西线性渗流压力主要消耗在井筒附近,产量指示曲线为不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文中得出的压力和产量结果均介于2种传统方法之间,与新模式原理完全吻合,渗流模式和结论更可靠。
引用
收藏
页码:482 / 48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动态渗透率效应的低渗透油藏试井解释模型 [J].
姚军 ;
刘顺 .
石油学报, 2009, 30 (03) :430-433
[2]   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下的油井产能 [J].
贾振岐 ;
王志平 ;
赵辉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6, (01) :101-103+132
[3]   变形介质低渗透油藏的产能分析 [J].
宋付权 .
特种油气藏, 2002, (04) :33-35+90
[4]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的生产特征及影响因素 [J].
何秋轩 ;
阮敏 ;
王志伟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2) :6-9+5
[5]   低渗透油层非线性渗流特征 [J].
黄延章 .
特种油气藏, 1997, (01) :9-14
[6]   低渗透油层中单相液体渗流特征的实验研究 [J].
闫庆来 ;
何秋轩 ;
尉立岗 ;
屈展 ;
任晓娟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 (02) :1-6
[7]   非达西低速渗流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J].
冯文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6, (04) :76-80
[8]  
渗流力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翟云芳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