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南部欧玉陶勒盖铜(金)矿田找矿勘查与成矿理论研究新进展

被引:17
作者
张新元 [1 ]
聂秀兰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 河北邯郸学院
关键词
南蒙古; 欧玉陶勒盖; 斑岩型铜(金)矿床; 海西期岩浆活动; 地质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蒙古国南部的欧玉陶勒盖铜(金)矿田是本世纪初找到的世界级超大型铜(金)矿田。该矿田目前获得的铜(金)矿石总资源量(以铜当量0.6%为边界品位)为35亿吨;铜和金的金属资源量分别为3580万吨和1280吨,平均品位分别为1.022%和0.37×10-6(金最高品位51.6×10-6);另有推测的11万吨钼资源量(平均品位142×10-6)。该矿田已探明8个矿床(点),这些矿床的边界大多还未封闭,还可以在各个方向上继续拓展资源量。目前,欧玉陶勒盖铜(金)矿田已进入开发阶段,预计2013年投入商业化开采。经研究认为,欧玉陶勒盖成矿构造"走廊"目前发现的这8个矿床(点)可能代表了同一期斑岩铜(金)矿化,只是它们被后来的断裂作用、岩墙贯入作用,以及成矿后的岩浆侵入活动所分割开。铜(金)矿化在泥盆纪火山-沉积岩中产出,并且主要与海西期的构造岩浆活动有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其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与全球典型的斑岩型铜(金)矿床相吻合,属于斑岩型铜(金)矿田。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年龄373~370Ma,代表了斑岩铜矿化的形成时间;两件明矾石样品K-Ar年龄为117Ma和93Ma,代表了表生阶段的铜矿化年代范围。勘查实践表明,地面高精度磁法和激发激化法的组合勘查方法对于该斑岩型铜(金)矿床的勘查非常有效。中蒙矿产地质对比研究成果认为,欧玉陶勒盖铜(金)矿床所在的成矿带已延伸到我国境内的内蒙古阿拉善—北山地区。认真分析研究欧玉陶勒盖找矿勘查经验,将为在我国境内实现铜(金)矿产找矿突破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73 / 38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南蒙古及邻区地质矿产简图及地形地貌特点 [J].
肖伟 ;
王义天 ;
江思宏 ;
侯万荣 .
地球学报, 2010, 31 (03) :473-484
[2]   蒙古矿产勘查与开发现状评述 [J].
聂凤军 ;
江思宏 ;
白大明 ;
侯万荣 ;
刘翼飞 .
地质论评, 2010, 56 (01) :105-113
[3]   中蒙边境及邻区斑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J].
聂凤军 ;
江思宏 ;
张义 ;
刘妍 ;
胡朋 .
矿床地质, 2004, (02) :176-189
[4]   中蒙边境欧玉陶勒盖大型铜-金矿床的发现及对找矿勘查工作的启示 [J].
张义 ;
聂凤军 ;
江思宏 ;
胡朋 .
地质通报, 2003, (09) :708-712
[5]   蒙古Oyu Tolgoi斑岩铜金矿的勘查 [J].
刘益康 ;
徐叶兵 .
地质与勘探, 2003, (01) :1-4
[6]   新疆东天山斑岩型铜矿带及其大地构造格局 [J].
芮宗瑶 ;
刘玉琳 ;
王龙生 ;
王义天 .
地质学报, 2002, (01) :83-94
[7]  
中蒙边境中东段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M].聂凤军等; 著.地质出版社.2007,
[8]  
中天山及邻区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M].聂凤军[等]著;.地质出版社.2005,
[9]  
北山地区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M].聂凤军等著;.地质出版社.2002,
[10]  
中国超大型矿床.[M].涂光炽等著;.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