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痛觉心理学的一些国外资料

被引:1
作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资料室
关键词
痛觉; 国外资料;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表皮感觉;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痛反应; 皮肤电阻; 心理学;
D O I
10.16719/j.cnki.1671-6981.1966.02.01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一、前言痛是人的普遍经验,但至今还没有它的科学定义。早在2,300年前,Aristotle把感觉分为5类,即视、听、嗅、味、触等,却不包括痛。他认为痛不象视、听那样具有自己明显的感官和部位,而几乎分布于全身各处。它也不象视、听那样反映外界事物的性质,而紧密地和不愉快的情绪相联系。因此Aristotle认为痛已超越感觉而进入心理生活的其他领域,即成为精神的性质了。他认为痛和愉快是指导人类行动的两个基本动力(按:英文中痛的原意为惩罚)。这是早期对痛的看法,后称之为痛苦——愉快说,此一说法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直到1794年,E.Darwin提出:痛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D’Amour, F. F. J. Pharmaco . 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