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能源消费强度变动的结构及效率效应

被引:7
作者
胡萌
李坤
乔晗
机构
[1]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山东能源强度; 完全指数分解; 结构效应; 效率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从地区、产业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三个视角,利用四种没有残值的指数分解方法将山东省的有关能源消费强度指标分解为效率效应和结构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生产总值的地区结构变动对其能源强度的下降有阻碍作用,而各地区能源效率的提高则有促进作用;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商业和住宿餐饮、其它服务业六大产业的增加值占全省增加值比重的变动对山东省能源强度的下降有不利影响,而各产业能源效率的变动则基本上起到促进作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行业结构对规模以上工业能源强度的下降有增进作用,而各行业能源效率变动的影响则不稳定。着重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交通运输、商业、住宿餐饮之外的其它服务业、重视高耗能行业能源效率的持续提高、加强对重点地区的监控,包括泰安市、日照市、莱芜市、临沂市、聊城市等,是降低山东省能源强度的主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能源强度变化的区域影响分析 [J].
邱寿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2) :37-48
[2]   中国制造业能源强度因素分解研究 [J].
李力 ;
王凤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66-74
[3]   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上海市案例研究 [J].
李旭 ;
费朵 .
软科学, 2008, (09) :124-127+139
[4]   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对我国单位GDP能耗影响效应研究 [J].
郭菊娥 ;
柴建 ;
席酉民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4) :38-43
[5]   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区域因素分解分析——基于LMDI分解方法 [J].
李国璋 ;
王双 .
财经研究, 2008, (08) :52-62
[7]   结构变化的节能潜力计算的方法论研究 [J].
姚愉芳 ;
陈杰 ;
李花菊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4) :115-123
[8]   我国能源强度变化因素分析——以广东作为案例 [J].
余甫功 .
学术研究, 2007, (02) :74-79+159
[9]   结构调整还是技术进步?——改革开放后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 [J].
齐志新 ;
陈文颖 .
上海经济研究, 2006, (06) :8-16
[10]   中国工业化中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析——基于分解模型的实证分析 [J].
吴巧生 ;
成金华 .
财经研究, 2006, (06) :7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