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肺静脉的局灶性心房颤动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39
作者
马长生
刘兴鹏
王勇
颜红兵
周玉杰
刘旭
杨延宗
秦永文
李霄
柯元南
机构
[1] 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
[2] 海胸科医院
[3]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肺静脉;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电生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7 [心律失常];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起源于肺静脉的局灶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电生理特征 ,并对其射频消融治疗的结果进行评价。方法  38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常规放置高位右房、冠状静脉窦及左、右上肺静脉同步标测导管电极 ,进行标测。以房性早搏或房颤开始发作时局部双极电位较体表心电图 P’波起点最提前处为消融靶点。结果 起源于肺静脉的局灶性房颤其电生理特征包括 :1异位兴奋灶主要分布于双上肺静脉 (占 87.0 % ) ;2房颤发作呈局灶触发 (87.1 % )和局灶驱动 (1 2 .9% )两种方式 ;3肺静脉内可见递减传导及传导阻滞 ,特别是右上肺静脉。术后随访 0 .5~ 1 8(2 .6± 4.1 )个月 ,1 8例 (47.4% )可以无需药物而维持窦性心律 ;8例 (2 1 .1 % )房颤发作明显减轻 ,且可被术前无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较好控制 ;1 2例 (31 .6 % )无明显改善。并发症 :3例心脏穿孔 ,其中 2例发生心包填塞。术中出现肺静脉狭窄(≥ 5 0 %的直径狭窄 ) 3例 ,随访均无症状。结论 起源于肺静脉的局灶性房颤有其特殊的电生理表现。射频消融治疗对于这类患者虽然方法可行 ,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心房颤动
    马长生
    刘兴鹏
    颜红兵
    王勇
    周玉杰
    刘旭
    董建增
    张晓
    刁鸿英
    李霄
    郑知刚
    柯元南
    [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9, (04) : 197 - 200
  • [2]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肺静脉的心房颤动(附二例报告)
    马长生
    刘兴鹏
    董建增
    颜红兵
    王勇
    周玉杰
    [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9, (03) : 7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