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O2与HNO3生成速率比值判别臭氧生成敏感性

被引:6
作者
沈劲 [1 ]
钟流举 [1 ]
陈皓 [2 ]
岳玎利 [1 ]
机构
[1]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空气质量监测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H2O2; HNO3; 生成速率比值; 臭氧; 敏感性; 珠三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5 [光化学烟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珠三角臭氧污染特性,使用中尺度气象模型与三维空气质量模型MM5-CAMx v5.20系统,并调用化学过程分析等模块,基于2004年10月这一典型污染时段,对使用H2O2与HNO3生成速率比值(p(H2O2)/p(HNO3))判别珠三角臭氧生成敏感性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珠三角地区,当p(H2O2)/p(HNO3)<0.35时,可以断定其为臭氧生成的挥发性有机物(VOC)控制区,比值在0.35~1.6为过渡区,而比值大于1.6时为臭氧生成的NOx控制区。在秋季各种污染类型下,珠江口东部、佛山南部、广佛交界处白天都是臭氧生成的强VOC控制区;而珠三角西部与西南部则经历了从早上臭氧生成的VOC控制区或过渡区向下午NOx控制区的演变,珠三角北部与东部等大部分地区为臭氧生成的NOx控制区。
引用
收藏
页码:725 / 7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罗勒烯臭氧化液相反应机制的量子化学模拟计算 [J].
柏静 ;
张晨曦 ;
赵宇阳 ;
张庆竹 ;
孙孝敏 .
中国科技论文, 2012, 7 (03) :196-200
[2]  
Evaluation and intercomparison of ozone simulations by Models-3/CMAQ and CAMx over the Pearl River Delta[J]. SHEN Jin, WANG XueSong*, LI JinFeng, LI YunPeng & ZHANG YuanHang State Key Joint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Science China(Chemistry).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