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东北振兴背景下的辽宁省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空间关联格局研究

被引:23
作者
盖美 [1 ]
吴慧歌 [1 ]
曲本亮 [2 ]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2] 大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水足迹; SFA; SBM; 水资源利用效率; 空间自相关; 辽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水足迹从消费角度建立了水资源利用与人类消费模式的联系,衡量人类对水资源系统的直接占用,是当前测度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对水资源生态环境系统影响的最有效的指标之一。本文基于2004-2013年辽宁省14个城市的水足迹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分析SFA和数据包络分析SBM方法分别计算了辽宁省14个城市的水资源利用绝对效率和相对效率;通过基尼系数和变异系数来分析水资源效率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在不断缩小,且有收敛趋势;借助核密度估计模型,分析了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动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10年间,沈阳、大连、鞍山及盘锦的水资源绝对效率和相对效率水平均较高,阜新和朝阳绝对效率和相对效率均位于全省最低水平;地理位置分布整体呈现中部内陆至南部沿海向东西两侧逐渐递减的特征;辽宁省水资源利用相对效率处在逐渐提高的状态,各城市相对效率值差距在不断缩小。利用聚类分析对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时空分异研究,构建了空间权重矩阵,显示辽宁省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空间集聚分析显示,高高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城市,如大连、鞍山、盘锦等地区;低低集聚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如阜新、朝阳、葫芦岛;高低集聚和低高集聚一般分布在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之间。因此,可以通过提高低低集聚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提高周围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辽宁省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整体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336 / 134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郭艳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 07
[2]   基于DEA模型的内蒙古城镇用地效率分析 [J].
王宏亮 ;
郝晋珉 ;
孙丕苓 ;
谢保鹏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 29 (10) :20-24
[3]   城镇化进程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双门槛效应分析 [J].
李佳佳 ;
罗能生 .
经济地理, 2015, 35 (07) :156-162
[4]   中国工业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SFA的省际面板数据 [J].
雷玉桃 ;
黄丽萍 .
中国软科学, 2015, (04) :155-164
[5]   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边际效益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盖美 ;
郝慧娟 ;
柯丽娜 ;
田成诗 .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 (01) :78-91
[6]   辽宁省环境效率及其时空分异 [J].
盖美 ;
连冬 ;
田成诗 ;
柯丽娜 .
地理研究, 2014, 33 (12) :2345-2357
[7]   中国灌区粮食生产水足迹及用水评价 [J].
操信春 ;
吴普特 ;
王玉宝 ;
赵西宁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11) :1826-1835
[8]   水足迹视角下中国用水公平性评价及时空演变分析 [J].
董璐 ;
孙才志 ;
邹玮 ;
奚旭 .
资源科学, 2014, 36 (09) :1799-1809
[9]   辽宁沿海经济带能源消费碳排放与区域经济增长脱钩分析 [J].
盖美 ;
曹桂艳 ;
田成诗 ;
柯丽娜 .
资源科学, 2014, 36 (06) :1267-1277
[10]   环渤海地区陆海统筹度评价与时空差异分析 [J].
杨羽頔 ;
孙才志 .
资源科学, 2014, 36 (04) :69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