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科举考试中的冒籍问题及其现代启示

被引:15
作者
刘希伟 [1 ]
刘海峰 [2 ]
机构
[1]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清代; 科举制; 冒籍; 考试; 高考移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91 [清、清以前政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区定额与原籍应试是清代科举制的两大基本原则。在原籍应试原则之外,又存在针对流动人口而实行的寄籍应试之法。由于科举录取率以及考生科场竞争力的区域差异等原因,在人口流动越发普遍的社会背景下,不同地区均存在程度不一的冒籍应试问题。清政府试图通过廪保、官员担保等机制防治此类舞弊现象,但其实际治理效果比较有限。探讨清代科举冒籍问题,对于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以及治理当今高考移民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清代科举考试中的“商籍”考论——一种制度史的视野 [J].
刘希伟 .
清史研究, 2010, 79 (03) :83-89
[2]   论西部地区的"高考移民"问题——兼论科举时代的"冒籍"现象 [J].
刘海峰 ;
樊本富 .
教育研究, 2004, (10) :76-80
[3]   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高考录取中的两难选择 [J].
郑若玲 .
高等教育研究 , 2001, (06) :53-57
[5]   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 [J].
刘海峰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7, (01) :157-173
[6]  
钦定学政全书[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霍有明, 2009
[7]  
中国考试大辞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 杨学为, 2006
[8]  
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王戎笙卷主编, 2003
[9]  
寒松堂全集[M]. 中华书局 , (清)魏象枢撰, 1996
[10]  
广州城坊志[M]. 暨南大学出版社 , 黄佛颐撰,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