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治理的心理基础:心智模式与集体思维

被引:6
作者
周作宇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大学治理; 决策; 心智模式; 集体思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心智模式和思维风格在治理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将个体心智模式和集体决策模式联系起来,从大学的组织特性切入,探寻大学治理的心理基础,是寻求对现实治理问题的解释,以期获得解决方案的有益尝试。具体做法是通过引入内部他人和外部他人以及知的错觉的观察视角,将乔哈里窗、集体思维模式和组织决策加以整合,将对话与共识度作为两个维度建立坐标,形成四大类集体思维模式:防卫型(低对话-低共识)、放任型(高对话-低共识)、专断型(低对话-高共识)、高效型(高对话-高共识)。四种类型在特定大学都只存在一定的"影子",不能完全一对一匹配。不过其中的"高效型决策模式"因为承认并且有意识消除错觉,正视并且吸收分歧意见的合理成分,直面并且充分利用冲突的积极力量,保证各种声音都能自由发出并被认真听取,最后形成特定内外部情境下的最佳方案,因而是建立在个体心智模式基础上集体决策的最理想的类型,也是大学决策最值得追求的理想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网络视域下的大学组织特征与治理机制 [J].
赵彦志 ;
周守亮 .
教育研究, 2013, 34 (12) :84-90
[3]   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思考与建议 [J].
董泽芳 ;
岳奎 .
高等教育研究, 2012, 33 (01) :44-50
[4]   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文化取向 [J].
张应强 ;
高桂娟 .
高等教育研究, 2002, (06) :28-33
[5]  
知识的错觉.[M].史蒂文·斯洛曼;菲利普·费恩巴赫.中信出版社.2017,
[6]  
组织.[M].(美) 马奇 (March;J.G.) ; (美) 西蒙 (Simon;H.A.) ;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7]  
经理人员的职能.[M].(美)C.I.巴纳德(ChesterI.Barnard)著;孙耀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