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道德支撑研究

被引:4
作者
陈晓莉
机构
[1] 重庆行政学院
关键词
中国梦; 道德; 支撑; 民族振兴; 精神力量; 价值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D648 [道德教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0308 ;
摘要
厚德才能载物。"中国梦"旨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道德不仅是其题中之意,也是推动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力量。只有在发展经济、促进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完善道德,使强健的肌体有高尚的灵魂与之匹配、与之伴随,"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相反,如若缺少道德的支撑,则国家虽富也难强,民族难言振兴,人民难有尊严,"中国梦"难以企及。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梦”的三种形态探析 [J].
沈世培 .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6 (05) :1-9+23
[2]   2013~2014中国信用小康指数:70.5 五成人认为信用环境有好转 [J].
鄂璠 .
小康, 2014, (10) :57-62
[3]   推进“中国梦”教育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思考 [J].
熊晓燕 ;
何润霞 ;
申捷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4, 28 (08) :68-71
[4]   利益诉求与道德自觉 [J].
李佳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4, 28 (06) :85-89
[5]   中国梦科学内涵的三个层次 [J].
张志勇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6 (02) :1-5+11
[6]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4,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61,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58,
[10]  
矛盾论.[M].毛泽东著;.人民出版社.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