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三系杂交籼稻亲本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3
作者
陈松彪
胡如英
杨聚宝
机构
[1] 福建省农科院福建省农业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
[2]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
关键词
籼稻;两系;三系;配合力;杂种优势;
D O I
10.19303/j.issn.1008-0384.1999.02.001
中图分类号
S511.103.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分析新选核不育系(材料)的配组优势,探讨两系杂交籼稻亲本和组合的选育,选用3个籼型两系核不育系(材料)SE21s、SE126、SE152,3个籼型三系不育系珍汕97A、龙特浦A、福伊A,与IR29478等6个籼型恢复系(材料)作6×6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抽穗期、株高、单株有效穗数、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8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以及F1优势表现。试验结果表明,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对杂种性状的表现均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育系SE152、龙特浦A、SE21s和恢复系明恢86、明恢63具有较高的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两系组合具有比三系组合更强的单株产量竞争优势,SE126/明恢86、SE21s/明恢86、SE152/明恢86、SE126/明恢63、SE21s/明恢63等5个组合的单株产量比对照汕优63提高10%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两系杂交粳稻主要亲本配合力测定 [J].
何予卿,戚华雄,王长义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3) :220-225
[2]   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设想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87, (01) :1-3
[3]  
作物数量遗传[M]. 农业出版社 , 刘来福 编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