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定位系统监测雷电日与人工记录雷电日的比较

被引:19
作者
余海军 [1 ]
陈水明 [2 ]
朱建军 [1 ]
岑杰军 [1 ]
机构
[1] 广东省佛山市气象局
[2]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关键词
雷电日; 地闪密度; 圆面积法; 雷电定位系统(LLS); 雷电活动; 时空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863 [大气过电压及其防护];
学科分类号
080803 ;
摘要
为了更好地应用雷电定位系统(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LLS)监测雷电参数,对雷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与人工雷电日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圆面积法,以气象观测站为中心,分别取半径r=5,6,7,8km的圆区域,统计分析雷电定位系统在该面积区域的雷电日,并与广东省气象局地面观测站人工监测的雷电日进行对比统计,对比分析了人工雷电日与雷电定位数据的差异性,找出了2者的相关性。统计分析表明,雷电定位系统监测的雷电日,在不同的面积区域相差很大,在r=7km圆区域的雷电日数据能较好地接近人工雷电日,尤其是在多年统计中,接近程度更高;利用r=7km圆区域的LLS雷电日得出雷电日Td与地闪密度Ng的经验公式为Ng=0.004Td1.802。
引用
收藏
页码:2742 / 27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线路避雷器改善同塔多回线路防雷性能的分析 [J].
李振 ;
余占清 ;
何金良 ;
彭向阳 ;
李志峰 .
高电压技术, 2011, 37 (12) :3120-3128
[2]   雷电定位系统地闪密度分布图与雷击故障相关性分析 [J].
童雪芳 ;
王海涛 ;
陈家宏 ;
谷山强 .
高电压技术, 2009, 35 (12) :2924-2929
[3]   广州地域1999~2008年地闪密度图及雷电参数分析 [J].
陆国俊 ;
熊俊 ;
陈家宏 ;
童雪芳 ;
谷山强 .
高电压技术, 2009, 35 (12) :2930-2936
[4]   输电线路雷电防护技术研究(一):雷电参数 [J].
陈水明 ;
何金良 ;
曾嵘 .
高电压技术, 2009, 35 (12) :2903-2909
[5]   雷击地闪密度与雷暴日数的关系分析 [J].
马金福 ;
冯志伟 .
气象科学, 2009, 29 (05) :674-678
[6]   闪电活动的气候学特征研究进展 [J].
张义军 ;
马明 ;
吕伟涛 ;
陶善昌 .
气象学报, 2008, 66 (06) :906-915
[7]   雷电日统计方法 [J].
陈家宏 ;
郑家松 ;
冯万兴 ;
廖福旺 ;
王海涛 ;
张勤 .
高电压技术, 2006, (11) :115-118
[8]   广东省雷电定位系统运行情况 [J].
陈水明 ;
樊灵孟 ;
何宏明 ;
钟定珠 .
中国电力, 2001, (12) :46-50
[9]   新的雷电综合定位系统的定位计算 [J].
赵文光 ;
陈家宏 ;
张勤 ;
王光财 .
高电压技术, 1999, (04) :66-68
[10]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 气象出版社 , 中国气象局[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