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被引:29
作者
佟汉文 [1 ]
黄荣华 [1 ]
刘易科 [1 ]
朱展望 [1 ]
张宇庆 [1 ]
秦金成 [2 ]
付汉红 [1 ]
高春保 [1 ]
机构
[1]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 长江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D O 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08.07.015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2006~2007年度区域试验湖北武昌点的34个小麦新品种(系),对其产量及其相关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小麦新品种(系)各性状值方差分析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与旗叶面积、旗叶长、穗粒数和旗叶宽相关极显著,其他各农艺性状间也存在着许多极显著相关性;通径分析表明,穗粒重、穗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但三者在相互制约的同时,也是其他性状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相关和通径分析一致表明,穗粒数是当前影响小麦高产育种的主要因素,通过适当增大旗叶性状来减少不孕小穗和小花数可增加穗粒数,是提高小麦产量水平的主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758 / 760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