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O和PM的区域污染特征模拟

被引:20
作者
李莉 [1 ]
陈长虹 [1 ]
黄成 [1 ]
黄海英 [1 ]
李作攀 [2 ]
Joshua S Fu [2 ]
Carey J Jang [3 ]
David G Streets [4 ]
机构
[1]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2]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Tennessee
[3] Air Quality Modeling Group,Office of Air Quality Planning and Standards,U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NC ,USA  Decision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Division,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关键词
区域污染; 污染输送; 长江三角洲; 空气质量模拟; Models-3/CMAQ;
D O I
10.13227/j.hjkx.2008.01.013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以TRACE-P污染源资料及上海市地方排放清单为基础,采用Models-3/CMAQ环境空气质量模型和中尺度气象模式MM5,模拟研究了2001-01和2001-07长三角近地面二次污染物O3及PM10的浓度分布及输送状况,并以上海市国控点2001年冬、夏季各10 d的小时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显示,Models-3/CMAQ对O3和PM10的模拟结果与监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和0.52;一致性指数分别达到0.81和0.99.模型对O3小时最高浓度的估算偏低27%,标准偏差为-3.1%;对PM10小时平均浓度的估算偏低10%,标准偏差为46%.模型已具备再现和模拟长三角大气污染输送过程的能力,且误差落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模拟结果显示,2001-07长三角区域16个主要城市中,有14个城市O3小时最大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高浓度O3可覆盖苏南和浙北广大区域.2001-01泰州、扬州、南京、镇江、常州等城市受本地排放源和北部大气污染输送的影响显著,大气PM10日均浓度超过PM10国家二级标准.长三角地区环境空气质量与污染类型受大气污染传输与化学转化的影响十分明显.夏季太阳辐射较强时,南部城市排放的污染物常以二次污染物的形式影响下风向城市;太阳辐射较弱的情况下,则以一次污染物输送为主的形式影响周边地区.冬季长三角区域颗粒物污染总体水平较高,这与我国北方地区排放的颗粒物在西北风作用下向长三角输送造成的影响密切相关.长三角地区的大气污染已逐渐从局地转为区域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37 / 24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区域污染对北京市采暖期SO2污染的影响分析 [J].
孙雪丽 ;
程水源 ;
陈东升 ;
郭秀锐 ;
王海燕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6, (05) :83-87
[2]  
CMAQ-MOS区域空气质量统计修正模型预报途径研究[J]. 许建明,徐祥德,刘煜,丁国安,陈怀亮,胡江凯,张建春,吴昊,李维亮,何金海,杨元琴,王佳禾.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1)
[3]  
夏季华北地区二次气溶胶的模拟研究[J]. 刘煜,李维亮,周秀骥.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1)
[4]   珠江三角洲城市间空气污染的相互影响 [J].
王淑兰 ;
张远航 ;
钟流举 ;
李金龙 ;
于群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2) :133-137
[5]   长江三角洲地区臭氧生成过程分析 [J].
胡建林 ;
张远航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2) :13-18
[6]   长江三角洲痕量气态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J].
王会祥 ;
唐孝炎 ;
邵可声 ;
曾立民 ;
王木林 ;
颜鹏 ;
王韬 ;
杜慧芳 ;
陈立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2) :114-118
[7]  
Characteristics of vertical profiles and sources of PM 2.5 , PM 10 and carbonaceous species in Beijing[J] . C.Y. Chan,X.D. Xu,Y.S. Li,K.H. Wong,G.A. Ding,L.Y. Chan,X.H. Cheng.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2005 (28)
[8]   Observational study of ozone pollution at a rural site in the Yangtze Delta of China [J].
Cheung, VTF ;
Wang, T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1, 35 (29) :4947-4958
[9]   Case studies on the processes of surface ozone pollution in Shanghai [J].
Xu, JL ;
Zhu, YX ;
Li, JL .
JOURNAL OF THE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1999, 49 (06) :716-724
[10]  
The next generation of integrated air quality modeling: EPA’s models-3[J] . Robin L. Dennis,Daewon W. Byun,Joan H. Novak.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199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