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制度规约下教师流动实证分析——以桐庐县为例

被引:21
作者
张天雪
朱智刚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中小学; 教师流动; 非正式制度; 教育均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51 [教师];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教师流动对于实现师资均衡配置、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桐庐县教师流动情况调查分析表明:非正式制度对教师流动有着显著的影响,制约着其作用的发挥。为加快教师流动的制度化建设,使城乡教师流动回归合理有序的轨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设定教师国家公务员身份,制定教师公务员法;第二,加快社会诚信建设,建立教师诚信档案;第三,注重伦理因素,实行权变管理;第四,强化教育仪式,提高教师声望;第五,推进工资制度的改革,切实提高教师待遇。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诚信缺失语境下的教师流动探析 [J].
朱智刚 .
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 2008, (06) :82-84
[2]   我国城乡教师流动失衡的制度分析 [J].
陈坚 ;
陈阳 .
教育发展研究 , 2008, (Z1) :34-37
[3]   关于现代学校制度的含义、特征、体系的初步认识 [J].
“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 .
人民教育, 2004, (17)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