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地区差异及收敛性分析——基于固定效应SFA模型和面板单位根方法

被引:38
作者
史常亮 [1 ]
朱俊峰 [1 ]
揭昌亮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
[2] 不详
关键词
农业; 技术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地区差异; 随机性收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5 [农业商品生产、农业劳动生产率];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利用能够把个体效应与非效率项区别开来的固定效应SFA模型,结合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31个省份1993-2013年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算,并采用面板单位根法对中国农业TFP增长的地区差异进行随机收敛检验。结果发现:中国农业生产存在明显的效率损失,平均技术效率偏低且处于不断恶化状态;样本期间中国农业TFP增长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74%,农业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技术效率下降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各省区农业TFP增长存在比较大的地区差异,并且不存在随机收敛。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 [J].
刘晗 ;
王钊 ;
姜松 .
经济问题探索, 2015, (11) :35-42
[2]   我国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变趋势与影响因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高帆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 32 (05) :3-19+53
[3]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J].
蔡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56-71+206
[4]   农业效率增进、技术进步区域差异及TFP分解 [J].
曾国平 ;
罗航艳 ;
曹跃群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8 (04) :1-8
[5]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评价 [J].
刘燕妮 ;
任保平 ;
高鹏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2, (03) :100-107
[6]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的差异性研究——基于Meta回归分析方法 [J].
应瑞瑶 ;
潘丹 .
农业技术经济, 2012, (03) :47-54
[7]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在农业领域的研究进展 [J].
范丽霞 ;
李谷成 .
当代经济科学, 2012, 34 (01) :109-119+128
[8]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要素积累与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基于SFA的经验分析 [J].
匡远凤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01) :3-18
[9]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新考察——对基础数据的修正和两种方法的比较 [J].
赵文 ;
程杰 .
中国农村经济, 2011, (10) :4-15+35
[10]   中国各省份农业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实证分析 [J].
王兵 ;
杨华 ;
朱宁 .
南方经济, 2011, (10) :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