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气候特征

被引:18
作者
马占云 [1 ]
林而达 [2 ]
吴正方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2]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湿地; 温暖指数(WI); 湿润指数(HI); Holdridge生命地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3.1 [中气候、局地气候(地方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湿地是分布于陆地系统和水体系统之间的,由陆地系统和水体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由于具有丰富的资源、独特的生态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功能,享有"自然之肾"之称。本文从地貌景观视角,利用中国湿地数据库资料,及Leemans和Cramer(1990)建立的全球气候网格(0.5°×0.5°)数据库数据,选取东北地区湿地区域内358个网格点1950年1989年的平均气象资料,计算东北地区湿地吉良温暖指数WI和寒冷指数CI及徐文铎湿度指数HI值。东北地区湿地WI值基本在20℃103℃.月之间,CI值基本在-205℃-80℃.月之间,东北地区湿地的HI在4.5mm20mm/℃.月之间。由于湿地的冷湿效应,温暖指数WI值范围小于同纬度范围的东北地区的数值,而湿度指数则相同。并通过对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的分析及模型的修正结果,进行东北地区湿地的生态气候学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我国湿地分类与分布特征及水问题分析 [J].
杨爱民 ;
王芳 ;
刘蒨 ;
刘孝盈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 (03) :87-91
[2]   中国1:100万地表覆被制图分类系统研究 [J].
程维明 ;
刘海江 ;
张旸 ;
周成虎 ;
高群 .
资源科学, 2004, (06) :2-8
[3]   中国1∶400万沼泽图的编制研究 [J].
王化群 .
湿地科学, 2004, (01) :15-20
[4]   国际湿地科学研究进展和中国湿地科学研究优先领域与展望 [J].
杨永兴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4) :508-514
[5]   湿地综合分类研究:Ⅰ.分类 [J].
倪晋仁 ;
殷康前 ;
赵智杰 .
自然资源学报, 1998, (03) :22-29
[6]   吉良电夫与生态学的发展 [J].
方精云 .
生态学杂志, 1995, (02) :70-75+79
[7]   植被的PE(可能蒸散)指标与植被-气候分类(三)几种主要方法与PEP程序介绍 [J].
张新时 ;
杨奠安 ;
倪文革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93, (02) :3-15+99-100
[8]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新论 [J].
丘宝剑 .
地理学报, 1986, (03) :202-209
[9]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吕宪国主编, 2004
[10]  
东北地区植被-气候关系研究[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吴正方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