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职住空间组织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14
作者
英成龙 [1 ,2 ]
雷军 [1 ]
段祖亮 [1 ]
杨振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职住空间; 空间匹配关系; GWR模型; 乌鲁木齐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借助职住分离指数分析法从宏观层面分析了乌鲁木齐市辖区的职住空间匹配状况,利用问卷调查数据,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不同类型居住区居民的通勤距离和通勤时间。研究发现:职住空间分离是乌鲁木齐城市空间结构的突出特征;全市职住空间不匹配程度较大,居住主导区的街道有35个,占街道总数的44.3%;就业主导区的街道有25个,占街道总数的31.65%;基本匹配区的街道仅有7个。居住区类型、居民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收入水平、住房形式等社会经济属性对其职住分离程度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采用GWR模型定量分析了职住空间关系的影响因素,认为学历构成、住房产权性质、职业类型、流动人口以及住房面积是影响乌鲁木齐市职住空间关系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62 / 475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长沙市主城区职住分离调查研究.[D].张慧.中南大学.2013, 06
[2]  
沈阳市居住与就业空间不匹配研究.[D].张林静.东北师范大学.2012, 05
[3]  
北京城市居民职住分离影响因素研究.[D].郑丽敏.首都师范大学.2012, 09
[4]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吉林省人口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J].
庞瑞秋 ;
腾飞 ;
魏冶 .
地理科学, 2014, 34 (10) :1210-1217
[5]   2000~2010年无锡市职住空间关系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J].
肖琛 ;
陈雯 ;
袁丰 ;
李平星 .
地理科学, 2014, 34 (02) :137-146
[6]   2000年以来南京市主城区居住空间的分异探讨 [J].
强欢欢 ;
吴晓 ;
王慧 .
城市发展研究, 2014, (01) :68-78
[7]   兰州市居住空间分布及其成因 [J].
刘争光 ;
张志斌 ;
汪晓霞 ;
达福文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4, (01) :72-78
[8]   基于社会属性的北京市居民居住与就业空间集聚特征 [J].
湛东升 ;
孟斌 .
地理学报, 2013, 68 (12) :1607-1618
[9]   沈阳市居住就业结构的地理空间和流空间分析 [J].
修春亮 ;
孙平军 ;
王绮 .
地理学报, 2013, 68 (08) :1110-1118
[10]   基于“职住平衡”理念的武汉市空间发展探索 [J].
胡娟 ;
胡忆东 ;
朱丽霞 .
城市规划, 2013, 37 (08) :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