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堆子虾池中日本刺沙蚕的生物量和数量变动

被引:7
作者
周一兵
机构
关键词
生物量;多毛纲;日本刺沙蚕;
D O I
10.16535/j.cnki.dlhyxb.1994.z1.003
中图分类号
S917 [水产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日本刺沙蚕Neanthesjaponica在庄河市青堆子湾的繁殖时间始于3月下旬,终于5月底;4月下旬是其幼虫发生的高峰。从1991年5~8月调查了虾池中沙蚕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和生物量消长动态。结果表明,沙蚕附着密度是3983~22055尾m ̄(-2);附着期间幼体死亡率是84%~92%。在对虾养殖期间,沙蚕平均密度(尾m ̄(-2))是2489(1130~3848);平均生物量是101.31(57.43~145.18)g·m ̄(-2);对虾摄取沙蚕的捕食率是79.43(75.34~89.52)%。回归分析法的评价结果表明影响沙蚕附着期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其本身密度;以及密度与面积,盐度与温度的交互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日本刺沙蚕大规模移植的生态学研究 [J].
张志南 ;
孙文林 ;
于子山 ;
王连华 ;
王道本 .
海洋与湖沼, 1993, (05) :520-526
[2]   青岛多齿围沙蚕的生产量 [J].
吴宝铃 ;
丘建文 .
生态学报, 1992, (01) :61-67
[3]   沙蚕在对虾养殖生产中的应用 [J].
韩方训 ;
王道和 ;
韩丰贵 ;
董心乐 ;
于恩瑞 .
海洋科学, 1991, (03)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