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用地供需仿真模拟

被引:35
作者
熊鹰 [1 ,2 ]
陈云 [1 ]
李静芝 [1 ,2 ]
阎晓静 [1 ]
机构
[1] 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2] 长沙理工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研究中心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建设用地供需; 仿真模拟; 系统动力学(SD); 长株潭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3 [城市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土地集约利用反映了土地利用的综合状态,是协调土地供需平衡的重要指标。运用系统动力学(SD)构建城市建设用地供需反馈关系回路以及指标变量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用地供需系统模型,仿真模拟低土地集约利用度、中等土地集约利用度、高土地集约利用度三种不同状态条件下,2016-2030年区域的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供需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研究区用地规模仍处于扩张状态,城市建设用地数量增长速度总体较快。但三种发展状态下用地增长规模、速度存有差异;(2)在低集约度模式下,建设用地规模及供地数量大,易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高集约度模式下,建设用地供给紧缩,用地规模增长缓慢,总规模偏小,不利于城镇化的良性发展;中等集约度模式则在用地规模和供给量上均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能体现现代城市发展理念;(3)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保持在15%21%之间,其中低集约度模式下比例逐年上升,中等和高集约度模式下呈缓慢下降并趋于稳定之势;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维持在27%35%之间,其中低集约度和中等集约度模式用地占比呈下降趋势,高集约度模式比例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研究通过对三种发展模式的设定,确定了不同指标在三种模式下的变化趋势,可为土地供需决策优化、城市建设规划及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科学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562 / 577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长株潭城市群土地供需预测及格局分析 [J].
熊鹰 ;
余婷 ;
苏婷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S1) (S1) :222-225
[2]   长株潭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动态计量分析 [J].
熊鹰 ;
苏婷 ;
李海 ;
李昱华 ;
乐咏梅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6, 33 (03) :1-8
[3]   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用地供需及综合效益分析 [J].
熊鹰 ;
钟敏洲 ;
苏婷 ;
李昱华 ;
乐咏梅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6, 29 (03) :39-44
[4]   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演变及关系 [J].
彭冲 ;
陈乐一 ;
韩峰 .
地理研究, 2014, 33 (11) :2005-2020
[5]   1996011年安徽省产业结构演进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测度与分析 [J].
张乐勤 ;
陈素平 ;
陈保平 ;
陈发奎 .
地理科学, 2014, 34 (09) :1117-1124
[6]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部协调性的时空演变——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 [J].
范辉 ;
刘卫东 ;
吴泽斌 .
地理科学, 2014, 34 (06) :696-704
[7]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土地利用结构多目标优化 [J].
李秀霞 ;
徐龙 ;
江恩赐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6) :247-254+294
[8]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的新区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 [J].
方创琳 ;
马海涛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07) :4-9+2
[9]   中国城镇化质量研究 [J].
何平 ;
倪苹 .
统计研究, 2013, 30 (06) :11-18
[10]   环洞庭湖区水资源供需系统仿真及优化决策研究 [J].
李静芝 ;
朱翔 ;
李景保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02) :19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