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断裂带上的粘滑和蠕滑标志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27
作者
姚大全
汤有标
李杰
刘加灿
机构
[1] 安徽省地震局
[2] 安徽省地震局 合肥
[3] 合肥
[4] 合肥
关键词
活动断裂; 粘滑标志; 蠕滑标志; 断裂分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简要概述活动断裂带上粘滑与蠕滑标志研究进展,着重探讨活动断裂带中赋存的显微粘滑与蠕滑标志,立足于天然断错产物的微观观测与岩石实验成果相结合的分析,初步提出一些对比性较好的的活动方式标志,以此为活动断裂带粘滑和蠕滑段的划分提供微观依据,并就微观粘、蠕滑标志在断裂分段中的应用、定向微观活动方式标志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意义以及利用其确定古地震期次和重复间隔等作了有益的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岩体失稳过程中的振荡现象及断层的多向错动形迹 [J].
张流 ;
冯锦江 ;
李彪 ;
池江 ;
杨主恩 ;
施行觉 .
地震地质, 1992, (01) :1-9+97
[2]   柔性断层错动产物的微观研究方法初探 [J].
姚大全 ;
汤有标 .
地震研究, 1992, (01) :63-69
[3]   橄榄石位错构造及其上地幔流变学意义——以河北省大麻坪二辉橄榄岩为例 [J].
金振民 ;
H.W.GreenⅡ .
地球科学, 1988, (04) :365-374
[4]   粘滑和稳滑实验条件下石英岩的某些显微形貌特征及其地震地质意义 [J].
杨主恩 ;
张流 ;
石桂梅 .
地震地质, 1986, (02) :21-25+101
[5]   古地震的微观标志研究及其意义 [J].
何永年 ;
杨主恩 .
中国地震, 1985, (03) :78-83
[6]  
The effects of sliding velocity on the friction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heated fault gouge.[J].D. E. Moore;R. Summers;J. D. Byerlee.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1986, 1
[7]  
滇西北地区活动断裂.[M].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云南省地震局编;.地震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