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成铅锌矿床的后生成因

被引:18
作者
杨志华
张传林
李勇
机构
[1] 西安工程学院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矿床模式; 抽拉-逆冲岩片构造; 厂坝式; 毕家山式; 西城矿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 [有色金属];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往资料认为西成矿田的铅锌矿床均属泥盆纪热水—喷流沉积或它们的改造型矿床。经笔者研究证实,西成矿田容矿地层除泥盆系外,还有古元古界。超大型厂坝—李家沟矿床产于古元古界地层中。该区矿床不是热水—喷流沉积型或其改造型矿床,而是燕山—喜马拉雅期的后生热液矿床。西成矿田中所有矿床的产出特征、规模和部位完全受抽拉—逆冲岩片构造的控制。为此,原秦岭式或秦岭型铅锌矿床模式的基础已不成立,建议用厂坝式、毕家山式等名称代表西成矿田中两类规模大、经济价值高、特征不同的矿床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60 / 366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