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全球气候治理

被引:15
作者
李昕蕾 [1 ]
王彬彬 [2 ,3 ]
机构
[1]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2] 北京大学国际组织研究中心
[3]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气候治理; 后巴黎时代; 非缔约方利益相关者; 国际非政府组织;
D O I
10.13851/j.cnki.gjzw.201805008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C912.2 [社会团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全球气候治理格局已从最初的大多边政府机制演变为包含多元行为体和多维治理机制的复合体。这使国际非政府组织所面临的国际社会背景和政治机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进而使它们在气候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阶段性变迁。其参与路径也发生了重要调整:更为灵活地利用政治机会强化上下游参与以提升政策影响力;通过网络化策略和多元伙伴关系建设提升结构性权力;注重专业性权威塑造及标准规范中的引领力。这必将强化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后巴黎时代的五年盘点、标准制定和履约监督等核心治理环节中的影响力。中国需要加强同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并发挥本土社会组织的作用,强化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资源调动能力和结构性引领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56+162 +162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境外非政府组织因素对中国外交的影响及其应对 [J].
孙海泳 .
国际展望, 2018, 10 (01) :51-69+149
[2]   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注册问题研究——以环保类为例 [J].
张涓 .
环境保护, 2017, 45 (17) :57-59
[3]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影响 [J].
张永香 ;
巢清尘 ;
郑秋红 ;
黄磊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7, 13 (05) :407-414
[4]   全球气候治理制度碎片化时代的国际领导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J].
李慧明 .
当代亚太, 2015, (04) :128-156+160
[5]  
中国路径[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王彬彬, 2018
[6]   Emergence of polycentric climate governance and its future prospects [J].
Jordan, Andrew J. ;
Huitema, Dave ;
Hilden, Mikael ;
van Asselt, Harro ;
Rayner, Tim J. ;
Schoenefeld, Jonas J. ;
Tosun, Jale ;
Forster, Johanna ;
Boasson, Elin L. .
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5, 5 (11) :977-982
[7]  
Socializing the C-suite: why some big-box retailers are “greener” than others[J] . Hamish van der Ven.Business and Politics . 2014 (1)
[8]   The role of non-nation-state actors and side events in the international climate negotiations [J].
Schroeder, Heike ;
Lovell, Heather .
CLIMATE POLICY, 2012, 12 (01) :23-37
[9]   Can non-state global governance be legitimate?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J].
Bernstein, Steven ;
Cashore, Benjamin .
REGULATION & GOVERNANCE, 2007, 1 (04) :347-371
[10]  
The website of Greenhouse Gas Protocol(PROT):http://ghgprotocol.org/about-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