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临床分析
被引:19
作者:
庞保东
董琰
张慧玉
曹丽华
刘寅
吴家骅
机构:
[1] 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
来源: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儿童;
病原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6 [小儿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学进行分析,加强对儿童CAP非典型病原体的认识,为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CAP诊断的住院患儿2230例进行病原学检查。咽拭子间接免疫荧光法(MIF)检测流感病毒A、B型,副流感病毒1、2、3型,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检测肺炎支原体IgM、衣原体IgM、嗜肺军团菌IgM、柯萨奇病毒BIgM、巨细胞病毒IgM。乳胶凝集法检测EB病毒抗原,免疫金标法查EB病毒抗体。为避免假阳性和假阴性,病原检测均设对照组。结果2230例CAP患儿检出病原体阳性768例,阳性率为34.4%。检出结果由高到低依次为肺炎支原体抗体361例(47.0%),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103例(13.4%),EB病毒抗体75例(9.8%),副流感病毒抗原71例(9.2%),柯萨奇病毒BIgM55例(7.2%),腺病毒抗原47例(6.1%),衣原体抗体7例(0.9%)。检出两种病原体49例(6.4%),其中肺炎支原体抗体+EB病毒抗体31例,副流感病毒抗原+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15例,EB病毒抗体+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3例。结论①非典型病原体尤其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童CAP中占重要地位。②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季节病原不同,支气管肺炎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以病毒感染为主。大叶、阶段性、间质性肺炎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以支原体感染多见。③混合感染不容忽视,病毒、支原体易继发化脓菌感染,支原体感染可合并EB病毒感染等。④儿童CAP经验性治疗应重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引用
收藏
页码:849 / 850
页数: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