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机理进行了研究 ,内容包括 β-内酰胺酶的表达、细胞外膜通透性、主动外排和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等 ,重点研究了 2株对头孢他啶耐药且其MIC相似的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 P.a.18SH和 P.a.143811。在这 2株菌中没有发现主动外排现象引起的细菌对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其中 ,P.a.18SH对头孢他啶的耐药性可由其低的细胞外膜通透性和高活性Class C类 β-内酰胺酶的表达来解释。P.a.143811有相当高的外膜通透性 ,其产生的 β-内酰胺酶特点与 P.a.18SH相似 ,但表达水平及总活性比 P.a.18SH酶低 ,与敏感菌相似。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P.a.143811的耐药性可能由于其具有多个 PBP基因突变 ,导致多个 PBPs对 β-内酰胺抗生素的敏感性发生改变或过度表达 ,其中的几个低分子量 PBPs可能与 D,D-羧肽酶活性有关。这是第一次在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菌中报道 PBPs的过度表达。提示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具有多样性 ,在新药研制和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这些耐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