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玉米螟棉田为害型形成机理分析

被引:3
作者
戴志一
杨益众
黄东林
王春安
高泰东
王生元
张银贵
高联义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
[2] 江苏省姜堰市植保站
[3] 江苏省姜堰市植保站 扬州
[4] 扬州
[5] 姜堰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寄主植物; 种群增长; 为害型;
D O I
10.13802/j.cnki.zwbhxb.1997.01.002
中图分类号
S433 [植物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研究表明,不同寄主植物对亚洲玉米螟的发育、存活、繁殖和种群增长的影响显著。取食玉米雌穗的种群世代存活率最高,棉铃次之,棉茎最低。以玉米雌穗、棉铃、棉茎为食料的世代净生殖率依次为45.62、27.91和0.48;其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0962、0.0846和-0.0143。在一定距离内玉米田的虫源可影响棉田的为害程度。分析了江苏棉区玉米螟不同为害型的形成机理,棉田1代玉米螟缺乏适宜食料和外来虫源可能是形成不同为害型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2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