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四重辩护

被引:74
作者
王新生
机构
[1] 南开大学哲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 正义; 高阶正义概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A8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501 ; 030504 ;
摘要
马克思关于正义问题的讨论通过批判"国民经济学"完成,其立论前提是消灭私有制,这由他的理论任务所规定。不是用公平、正义的政治法律概念解释分配关系,而是用生产关系来解释分配关系,用生产劳动解释生产关系,这是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基本逻辑。只有从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出发,才最能切中应得正义论的要害和现代正义问题的实质。自由主义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正义概念是一个低阶概念,而马克思的正义概念则是一个含义更广的高阶概念。马克思的高阶正义概念从"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出发,以"自由人"之间有机的社会合作为基础,刻画出人类社会可能具有的最高正义原则。这一原则是先前人类历史中出现过的各类正义原则在逻辑上和在历史上自我扬弃的结果。在当代中国正义理论的建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可能仅仅充当批判者的角色,而是担负着为现实生活提供规范的理论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44+204 +204-205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马克思是怎样讨论正义问题的? [J].
王新生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10, (05) :62-70
[2]   唯物史观与政治哲学 [J].
王新生 .
哲学研究, 2007, (08) :3-7+128
[3]  
马克思主义、道德与社会正义.[M].(美) 佩弗 (Peffer;R.G.) ;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政治哲学史讲义.[M].(美) 罗尔斯;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2009,
[6]  
政治学说史.[M].(美) 萨拜因 (Sabine;G.H.)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  
社会政治理论的重构.[M].(美) 伯恩斯坦 (Bernstein;R.) ; 著.译林出版社.2008,
[8]  
正义诸理论.[M].(英)布莱恩·巴里著;孙晓春;曹海军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