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RF驱动的CLM模型对青藏高原地区陆面过程模拟研究

被引:16
作者
罗立辉 [1 ,2 ]
张耀南 [1 ,2 ]
周剑 [1 ]
潘小多 [1 ]
孙维君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甘肃省高性能网格计算中心
关键词
CLM陆面过程模型; WRF驱动; 模型评估; 青藏高原; 陆面能量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7 [实验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NCAR-CLM是目前国际上发展较为完善的陆面过程模型.鉴于大多数研究利用气象站点的数据驱动CLM模型,尝试将WRF气候模型的模拟结果作为驱动CLM的面上强迫场数据来对青藏高原陆面能量特征进行模拟研究.对WRF气候模型模拟的输出结果与青藏高原气象站观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表明,WRF模拟输出的气温和向下短波辐射数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大于0.92(p>0.05),气压和比湿的R2在0.80以上(p>0.05),降雨和风速的模拟性能不稳定,但WRF模拟输出的强迫场也可以作为CLM模型的驱动数据.CLM模拟的地表温度、感热和潜热通量与青藏高原气象站观测的地表温度以及涡度通量数据验证分析表明,虽然CLM对地表温度的模拟在合理范围内,但模拟与观测值还是有较大偏差,潜热和感热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和0.68(p>0.05),表明CLM的模拟结果在单点上是可靠的.据此,在此模拟结果基础上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的陆面能量时空分布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553 / 56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气候变化情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变化预测 [J].
张中琼 ;
吴青柏 .
冰川冻土, 2012, (03) :505-511
[2]   1961—2010年西藏季节性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杜军 ;
建军 ;
洪健昌 ;
路红亚 ;
陈定梅 .
冰川冻土, 2012, (03) :512-521
[3]   地表能量变化对多年冻土活动层融化过程的影响 [J].
李韧 ;
赵林 ;
丁永建 ;
王银学 ;
杜二计 ;
刘广岳 ;
肖瑶 ;
孙琳婵 ;
刘杨 ;
石伟 .
冰川冻土, 2011, 33 (06) :1235-1242
[4]   Validation of WRF model on simulating forcing data for Heihe River Basin [J].
Pan, XiaoDuo ;
Li, Xin .
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1, 3 (04) :344-357
[5]   青藏高原地表感热通量的近期变化趋势 [J].
阳坤 ;
郭晓峰 ;
武炳义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 40 (07) :923-932
[6]   青藏高原夏季凝结潜热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J].
张杰 ;
李栋梁 .
地学前缘, 2009, 16 (01) :326-334
[7]   季节转换期青藏高原西部地区感潜热再分析资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J].
崔洋 ;
王澄海 .
自然科学进展, 2008, (11) :1279-1287
[8]   青藏高原中、东部局地因素对地温的双重影响(Ⅱ):砂层和水被 [J].
吕兰芝 ;
金会军 ;
王绍令 ;
薛娴 ;
何瑞霞 ;
于少鹏 .
冰川冻土, 2008, (04) :546-555
[9]   青藏高原中、东部局地因素对地温的双重影响(Ⅰ):植被和雪盖 [J].
金会军 ;
孙立平 ;
王绍令 ;
何瑞霞 ;
吕兰芝 ;
于少鹏 .
冰川冻土, 2008, (04) :535-545
[10]   青藏高原西部冻融期陆面过程的模拟分析 [J].
王澄海 ;
师锐 ;
左洪超 .
高原气象, 2008, (02) :239-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