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人口流动背景下农村地区人情消费的行为逻辑——基于河南省10村334个农户的实证分析

被引:19
作者
陈浩天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农村地区; 人情消费; 行为逻辑;
D O I
10.19654/j.cnki.cjwtyj.2011.07.017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本文以河南省10村334个农户为例,通过问卷统计和深度访谈,从农村人情消费主体和标准、人情消费域、消费方式和规模及消费心理几个视角进行深层剖析,深描了我国人情消费的现况。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农村以血缘和地缘为主要的消费动力有所松动,"理性"消费趋势上扬;伴随人口流动的扩大,人情消费范围不断延伸,消费媒介呈现货币化趋势;人情消费主体心理呈现"亚健康"状态,人情消费负担总体相对较重。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农村社会人情关系下的礼物交换——以山东省董家村为例 [J].
张艳玲 ;
屈锡华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1) :20-23
[2]   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 [J].
徐勇 .
河北学刊, 2006, (02) :55-60
[3]   礼物、生命仪礼和人情圈——以徐家村为例 [J].
黄玉琴 .
社会学研究, 2002, (04) :88-101
[4]   消费文化与消费革命 [J].
戴慧思 ;
卢汉龙 .
社会学研究, 2001, (05) :117-125
[5]   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 [J].
翟学伟 .
社会学研究, 1993, (04) :74-83
[6]  
乡土中国[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 2006
[7]  
中国人的性格[M]. 学苑出版社 , (美)亚瑟·亨·史密斯(ArthurH.Smith)著, 1998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
[9]  
关系和网络的建筑:一个社会学的诠释 .2 金耀基. 二十一世纪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