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知识与知识教学的诗性建构

被引:7
作者
王帅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诗性知识; 知识学习; 知识教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当前的知识教学实践中,个体的知识学习往往被理解为抽掉自身生命的私人性和丰富性而形成"共相"的过程,这一认识遮蔽了知识学习的深层价值意蕴,导致知识教学中诸多不良倾向的产生。改善知识教学实践,必须扬弃那种追逐"共相"的知识教学模式,由面向"形而上"的知识教学转向弘扬"诗性"的知识教学。知识教学的建构,不仅在于提高教学绩效,更在于注重知识的诗性生成、观照个体的诗性生活、提升个体的诗性境界、营构诗性的求知境遇,将知识、个体、境遇等教学要素整合为充盈诗性的交互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3+88 +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诗性”的自我创造与个人生活的目的 [J].
贺来 .
社会科学研究, 2009, (02) :131-139
[2]   创造教育三题 [J].
姜国钧 .
中国大学教学, 2007, (07) :29-31
[3]   创新性学习:生成论的视角 [J].
庞维国 .
当代教育科学, 2007, (Z2) :6-8
[4]   中国传统文化对创造教育的负面影响 [J].
杨莉君 .
教师教育研究, 2004, (02) :45-49
[5]   知识,命运和幸福 [J].
赵汀阳 .
哲学研究, 2001, (08) :36-41
[6]  
偶然、反讽与团结.[M].(美)理查德·罗蒂(RichardRorty)著;徐文瑞译;.商务印书馆.2003,
[7]  
反潮流.[M].(英)伯林(IsaiahBerlin)著;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2,
[8]  
被压迫者教育学.[M].(巴西)保罗·弗莱雷(PauloFreire)著;顾建新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  
理解与教育.[M].金生〓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10]  
时代的精神状况.[M].(德)卡尔·雅斯贝斯(KarlJaspers)著;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