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高山嵩草的构件变化

被引:6
作者
杨元武
李希来
机构
[1]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关键词
退化程度; 高山嵩草; 分蘖; 生物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对不同退化程度下高山嵩草的构件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高山嵩草无性系复合主分蘖数、单分蘖数以及构件的叶片数均明显下降,退化程度加剧不利于高山嵩草的营养生长;除极度退化草地外,其余样地各构件的生物量大小依次是:根茎>根>叶>秆,并且随退化程度的加剧,各构件生物量显著下降;重度退化草地中,莎草科植物生殖枝数占植物群落总生殖枝的比例最大,每个有效生殖枝平均产生3.4粒种子.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的分类分级及治理模式 [J].
马玉寿 ;
董全民 ;
施建军 ;
孙小弟 ;
王彦龙 ;
盛丽 ;
杨时海 .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8, (03) :1-3
[2]   矮嵩草克隆生长与繁殖的初步研究 [J].
杨元武 ;
李希来 .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31-34
[3]   铁棒锤的研究进展 [J].
陈凤娥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2) :10353+10360-10353
[4]   不同退化程度“黑土滩”草地群落特征的变化及其恢复对策 [J].
石德军 ;
李希来 ;
杨力军 ;
孙海群 ;
杨元武 .
草业科学, 2006, (07) :1-3
[5]   江河源地区不同荒漠化草地物种多样性研究 [J].
杨元武 ;
李希来 ;
祁盛仓 .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42-45
[6]   青藏高原“黑土滩”形成的自然因素与生物学机制 [J].
李希来 .
草业科学, 2002, (01) :20-22
[7]   植物种群生态学中的构件理论 [J].
黎云祥,刘玉成,钟章成 .
生态学杂志, 1995, (06) :35-41
[8]  
中国嵩草草甸[M]. 科学出版社 , 周兴民等著, 2001
[9]  
青海植被[M]. 青海人民出版社 , 周兴民等编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