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及生态农业分区

被引:7
作者
申元村
张洪业
王秀红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农业; 西部大开发; 生态农业;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3.03.001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我国自 2 0世纪 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综合国力有了极大提高 ,但东西部发展差距也在迅速拉大。党中央及时作出加快西部开发的战略决策 ,并选择生态建设为切入点和实施退耕还林 (草 )及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措施 ,无疑都是正确的。但却在部分决策者中产生了淡化西部农业地位及农业建设方向迷离等问题。本文认为 ,我国西部大开发中 ,农业仍应作为基础产业加以重视。作为我国农业文化的起源 ,西部黄土高原的大地湾文化已有 70 0 0 - 80 0 0年历史 ,仰韶文化亦有 50 0 0 - 60 0 0年历史 ,说明该区农业在远古时代便具有奠基位置。文章接着列举近期 (2 0 0 0年 )西部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 38.1 2 % ,粮食产量占全国 2 7.9% ,棉花产量占全国 36 .33 % ,农业产值占全国农业产值 2 3 .0 9%的事实 ,说明我们西部大开发中不能忽视农业的位置。事实上西部农业产品消费量中 ,其农村住户人口只消费了自身原粮产量的 52 % ,蔬菜产量的 31 .3 % ,油脂产量的 2 6 .3 % ,其余均用于支援城镇建设和调往区外 ,说明西部农业在国家建设中 ,贡献亦是巨大的。西部地区人口总计约 3 .55亿 ,占全国人口的 2 8.67% ,如此数量的人口需求靠国家从区外调剂 ,是不可想象的。因此 ,淡化或轻视西部农业地位的观点 ,将是百害而无一利。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