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中医证型的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的比较

被引:15
作者
温学红
杨林
李青
机构
[1]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脑梗塞; 血液流变学; 生化; 辨证分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证型的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的比较,总结不同证型检验指标的规律,探讨不同指标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化参考数据。方法对90例脑梗死患者,辨证分为风痰瘀阻型、气虚血瘀型和阴虚风动型,各30例,同时和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对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脑梗死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沉降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正常组(P<0.01)。风痰瘀阻型组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气虚血瘀型组、阴虚风动型组(P<0.05)。气虚血瘀型组、阴虚风动型组的HDL-C低于风痰瘀阻型组(P<0.05)。结论中风证型与血液流变学变化密切相关,高黏、高凝的血液状态是脑梗死发病的病理基础之一,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可为临床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提供一个参考指标,而高TG、低HDL-C是中风的危险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32 / 33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缺血性中风辨证分型与CT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J].
祝向红 ;
郭聂涛 ;
杨进 ;
鄢准兵 .
中医药学刊, 2004, (12) :2255-2256
[2]   缺血性中风(中经络)证候分类与血脂、血压、血液流变学关系的研究 [J].
黄晓 .
中国中医急症, 2002, (01) :32-33+80
[3]   血液流变学对脑出血与脑梗塞的诊断价值 [J].
杨菊芬 .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0, (02) :156-157
[4]   化瘀通脉注射液对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凝血酶的影响 [J].
韩艾 .
中医杂志, 2000, (06) :353-354+324
[5]   中药仙贞片对气阴两虚兼肾虚血瘀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J].
申涛 ;
郭赛珊 ;
梁晓春 ;
王琰 ;
陶丽华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 (07) :405-407
[6]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的变化和活血化瘀对其影响的临床观察 [J].
林松波 ;
连祺周 ;
梁晖 ;
孙光 ;
陈宗良 ;
庞明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 (07) :392-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