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秆大豆突变体HK808结荚期的生理生态特性

被引:5
作者
苍晶 [1 ]
于龙凤 [1 ]
张达 [1 ]
于晶 [1 ]
郝再彬 [1 ]
邱丽娟 [2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 矮秆突变体; 生理生态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东农42经NaN3诱变获得大豆矮秆突变体,对其结荚期部分生理生态特性研究表明:突变体HK808叶片大小和叶柄长度分别是东农42的1/2;成熟种子蛋白质含量比东农42高2%,粗脂肪低0.26%;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东农42的低,总叶绿素含量是东农42的77%,但叶绿素a/b比值变化不大,均为2.6∶1。开花结荚后突变体叶片蛋白质含量、SOD活性逐渐升高,脯氨酸含量逐渐下降,而且蛋白质含量和脯氨酸含量都低于东农42;突变体的SOD活性显著高于东农42;东农42的MDA含量在鼓粒期以后增高。表明结荚后期突变体具有较强的防御自由基伤害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6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矮秆大豆突变体的获得 [J].
郝再彬 ;
吴东岚 .
核农学报, 2004, (03) :204-206
[2]   大麦矮秆基因uz的SSR标记 [J].
张京 .
作物学报, 2003, (04) :637-640
[3]   安矮3号谷子矮秆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J].
高俊华 ;
王润奇 ;
毛丽萍 ;
刁现民 .
作物学报, 2003, (01) :152-154
[4]   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筛选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株1S矮秆突变体 [J].
刘选明 ;
杨远柱 ;
陈彩艳 ;
唐平徕 ;
刘斌 ;
符辰建 .
中国水稻科学, 2002, (04) :28-32
[5]   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J].
刘忠堂 .
大豆科学, 2002, (02) :117-122
[6]   利用美国大豆矮源进行矮秆半矮秆育种的研究 [J].
胡喜平 ;
刘忠堂 ;
郭泰 ;
齐宁 ;
张荣昌 ;
吕秀珍 ;
王志新 ;
吴秀红 .
大豆科学, 2001, (03) :209-214
[7]   半矮秆、早长根深、超高产、特优质中国超级稻生态育种工程 [J].
黄耀祥 .
广东农业科学, 2001, (03) :2-6
[8]   半矮秆大豆新品种不同栽培方式产量表现及通径分析 [J].
胡喜平 ;
郭泰 ;
齐宁 ;
张荣昌 ;
王志新 ;
吴秀红 ;
刘忠堂 .
中国农学通报, 2000, (05) :20-22
[9]   大豆开花后叶片衰老规律的研究 [J].
傅金民 ;
张庚灵 ;
史春余 ;
颜环环 ;
苏芳 .
西北植物学报, 2000, (05) :796-801
[10]   美国矮秆半矮秆大豆的特性及育种利用 [J].
齐宁 ;
刘忠堂 ;
郭泰 ;
胡喜平 ;
张荣昌 ;
王志新 ;
吴秀红 .
作物品种资源, 1999, (02) :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