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草药叶下珠不同品种和制剂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被引:32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庄
傅希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傅希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乃临
张国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张国庆
刘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刘丹
机构
:
[1]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来源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1997年
/ 03期
关键词
:
肝炎病毒.乙型,2.2.15细胞株,苦味叶下珠,Southern印迹杂交;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285.6 [中药临床药理];
学科分类号
:
1008 ;
摘要
:
以2.2.15细胞为模型,对不同品种、剂型和添加成份的叶下珠提取物进行了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活性的研究。结果显示,七种受试药物体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抗HBV活性。其中以沱茶珍珠草、胶囊1号作用最明显,在浓度为500mg/L时对HBsAg的抑制率可达100%,而未显示出明显的细胞毒性。Southern印迹杂交显示,胶囊1号对细胞内外HBVDNA的抑制呈剂量依赖型。还观察到,药物对病毒颗粒产生的抑制不仅在转录前水平,可能对mRNA的翻译水平也有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89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