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因素、要素禀赋与产业结构变化

被引:5
作者
刘忠涛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关键词
制度因素; 资源禀赋; 产业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基于1993~2004年中国宏观数据,本文利用有约束的利润函数和超越对数的函数形式,综合考察了制度因素、要素禀赋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城乡劳动力就业人数的变化对三次产业的产出及其增加值占GDP的份额产生不同的影响,劳务价格低廉的乡村劳动力的城乡流动对三次产业产出的正向影响显著;资本存量的增加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出及其增加值占GDP的份额产生积极影响,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则相反。因此,应放松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降低劳务价格;调整和优化财税结构以发挥资本积累的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 [J].
单豪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17-31
[2]  
中国农业发展与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研究[D]. 孙剑.中国人民大学 2008
[3]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经济增长[D]. 郎永清.西北大学 2005
[4]  
结构转换与农业发展[D]. 马晓河.南京农业大学 2002
[5]  
产业结构调整中有效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对策研究[D]. 李卫永.天津工业大学 2007
[6]  
科学与农业经济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孙中才, 2009
[7]  
Technology, Factor Supplies, and International Specialization: Estimating the Neoclassical Model[J] . James Harriga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9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