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探讨中国农村多形式的养老保障模式
被引:3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志利
机构
:
[1]
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来源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09年
/ 30卷
/ 12期
关键词
:
老龄化;
家庭养老;
多形式农村养老保障模式;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学科分类号
:
120404 ;
摘要
: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趋势,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我国农村老龄人口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建设合适的农村养老模式迫在眉睫。选择何种养老保障模式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在对不同地区的养老保障问题进行研究时,应该避免"一刀切",而是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建立起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商业养老等多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从生命周期理论透视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常伶丽
.
特区经济,
2007,
(07)
:111
-112
[2]
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战略意义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燕绥
;
赵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赵建国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军平
.
战略与管理,
2004,
(02)
:32
-50
[3]
中国人的报恩心理研究.[D].魏晓华.南京师范大学.2008, 01
[4]
社会保障理论.[M].李珍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
1
→
共 4 条
[1]
从生命周期理论透视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常伶丽
.
特区经济,
2007,
(07)
:111
-112
[2]
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战略意义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燕绥
;
赵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赵建国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军平
.
战略与管理,
2004,
(02)
:32
-50
[3]
中国人的报恩心理研究.[D].魏晓华.南京师范大学.2008, 01
[4]
社会保障理论.[M].李珍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