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度—生活”互动的城市社区协同治理生成机制——以一个群租房事件的业主维权为例

被引:12
作者
孙其昂 [1 ]
钱志远 [2 ]
孙旭友 [3 ]
机构
[1] 河海大学社区研究中心
[2]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 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
关键词
城市社区; “制度一生活”; 自主性; 协同治理; 业主维权;
D O I
10.13438/j.cnki.jdxb.2017.03.012
中图分类号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针对城市社区产生的令人困扰的小事,寻找治理机制成为基层政府服务民生及居民自治中常遇的难题。从"依靠制度主体治理"到"自发组织‘别动队’治理"再到"业主与政府的协同治理",业主维权的自主性不断地发育并获得释放,成为城市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社区场域在自上而下"形塑"机制与自下而上"建构"机制的互动过程中,生成了协同治理机制。社区治理创新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制度的层面,应该嵌入到社区治理的场域之中,走进生活主体的实践中,培育和引导生活主体的自主性,在"制度-生活"互动中实现政府与社区的协同治理。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规训—反规训”空间的生产——NJ市H社区公共空间违法侵占的实证研究 [J].
孙其昂 ;
杜培培 ;
张津瑞 ;
杨正联 .
城市发展研究, 2015, (03) :39-43+50
[4]   机会空间、基层治理与业主诉讼维权 [J].
王恩见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04) :60-64
[7]   法律视野下的“群租”问题 [J].
刘嘉祺 .
法制与社会, 2009, (34) :332-334
[8]   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 [J].
陈映芳 .
社会学研究, 2006, (04) :1-20+242
[9]   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查 [J].
张磊 .
社会学研究, 2005, (06) :1-39+243
[10]   中国公民社会的先声——以业主委员会为例 [J].
夏建中 .
文史哲, 2003, (03) :1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