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水平对水稻植株氮素损失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王巧兰 [1 ,2 ]
吴礼树 [1 ]
赵竹青 [1 ]
赵林萍 [3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军事经济学院军需系
[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氮; 植株氮损失; 水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06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5N差值法,在溶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植株氮损失的影响,并就影响水稻氮损失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前期正常供氮的水稻幼苗做为期10 d的不同氮(N 04、0、801、60 mg/L)处理,水稻植株生物量未受显著影响,表明前期吸收氮可维持水稻生长。但是,随着供氮水平的提高,叶片及根的含氮量显著增加,而15N的丰度却显著下降,叶片15N的丰度显著高于根。说明高氮处理增加了水稻植株吸氮量并稀释了前期吸收的15N,而且根系累积的氮向地上部转移。缺氮(N 0 mg/L)与过量供氮(N 160 mg/L)均显著增加植株氮的损失率,而适量供氮(N 80 mg/L)则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水稻的生长期显著影响植物氮的损失率,在N 80 mg/L的条件下,随着水稻生长期的延长,植株氮损失从11.6%增加到22.3%。同时,随着供氮水平的增加,叶片中NH4+-N含量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均显著增加,叶片组织pH也随之增加。表明植物体内铵浓度增加而引起的氨挥发是导致植物氮损失增加的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其在组织中的挥发损失 [J].
黄见良 ;
邹应斌 ;
彭少兵 ;
R.J Buresh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6) :579-583
[2]   冬小麦生长后期地上部分氮素的氨挥发损失 [J].
王朝辉 ;
田霄鸿 ;
李生秀 .
作物学报, 2001, (01) :1-6
[3]   农田中氮肥的损失与对策 [J].
朱兆良 .
土壤与环境, 2000, (01) :1-6
[4]   植物地上部分氮素的挥发损失 [J].
李生秀 ;
李宗让 ;
田霄鸿 ;
王朝辉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5, (02) :18-25
[5]  
植物体氮素的挥发损失——Ⅱ.植物收获期地上部分氮素减少与土壤、作物和肥料供应的关系[J]. 李生秀,常青,何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S1)
[6]  
植物体氮素的挥发损失——Ⅰ.小麦生长后期地上部分氮素的损失[J]. 李生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S1)
[7]   植物体氮素的挥发损失——Ⅲ.大豆生长过程中氨的挥发 [J].
李宗让 ;
李生秀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 (S1) :12-17
[8]   植物体氮素的挥发损失——Ⅳ.玉米生长过程中挥发损失的氮素 [J].
田霄鸿 ;
李生秀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 (S1) :18-24
[9]   应用N示踪技术研究水稻吸收肥料氮的动态及不同时期追施氮肥的作用 [J].
王福钧 ;
彭根元 ;
兰林旺 ;
张启刚 ;
邓洪民 ;
王保中 ;
温贤芳 ;
麦鸿逵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1, (04) :66-71
[10]  
中国土壤氮素[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朱兆良,文启孝主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