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理论在低阻油气层油气运移与聚集机理中的应用

被引:13
作者
范宜仁
任海涛
邓少贵
郭璇
机构
[1]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低阻油气层; 运移; 聚集; 势; 排替压力; 毛细管理论;
D O I
10.16489/j.issn.1004-1338.2004.02.004
中图分类号
TE12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油气在地层中的势和所受到的力理论 ,认为油气在运移与聚集过程中的主要驱动力为重力和围水压力变化引起的力 ,而毛细管压力则主要起阻力作用。毛细管压力与储层的孔喉结构、排替压力和油气可进入的孔喉多少有直接关系 ,所以它对油气的运移与聚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根据毛细管理论 ,依据油气在低电阻率储层中运移和聚集的特点 ,阐述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形成机理。由于毛细管压力的作用 ,如果距离油源较远、油气源中的油气不丰富、储层岩性细、孔隙结构复杂、垂向上物性好的储集层发育较多或单层储集空间足够大等均会导致低电阻率储层中的微中、小孔隙中的水无法排出 ,致使储层不动水含量过高 ,从而显示油气层的低电阻率特征 ,即高含水饱和度是引起油气层电阻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7+179 +1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低阻油气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及应用
    白玉玲
    陈满朝
    姚萍
    杨洪方
    [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03) : 4 - 7
  • [2] 塔里木盆地桑塔木油气田低阻油气层形成机理
    李国政
    李铁
    [J]. 新疆地质, 1999, (01) : 50 - 55
  • [3] 低阻油气层评价方法
    孙建孟
    陈钢花
    杨玉征
    赵文杰
    金秀珍
    [J]. 石油学报, 1998, (03) : 95 - 100+9-10
  • [4] 渤海岐口油田低阻油气层饱和度解释模型研究
    孙建孟,程芳,王景花,吕宏志,雍世和,谢知义
    [J]. 测井技术, 1996, (04) : 239 - 242
  • [5] 油气勘探与开发[M]. 石油大学出版社 , 江兴林等编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