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酪根的类型及其分类参数的有效性、局限性和相关性

被引:121
作者
黄第藩
李晋超
张大江
机构
[1] 石油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干酪根类型; 油源; 生油岩; 烃源岩; 腐泥型; 岩石热解; 有效性; 相关性;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84.03.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众所周知,不同类型干酪根的成烃潜力有很大差别,且产物性质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油气资源的评价中,正确判别干酪根的类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82年,我们曾在“干酪根类型划分的X图解”一文中,在法国石油研究院分类的基础上,利用岩石热分析(ROCK-EVAL)资料把干酪根划分为三类五型,即标准腐泥型(Ⅰ1),含腐殖的腐泥型(Ⅰ2),中间型或混合型(Ⅱ),含腐泥的腐殖型(Ⅲ1)和标准腐殖型(Ⅲ2)。与此相应,我国陆相沉积盆地的油源区,按主力油源层的干酪根类型,基本上可以分为五大类: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33+135 +135-136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干酪根类型划分的X图解
    黄第藩
    李晋超
    [J]. 地球化学, 1982, (01) : 21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