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模式的“个性”

被引:4
作者
秦昌才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路径依赖; 内部治理; 外部治理; 边界“Individual character”of company's control mode”;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6 [公司];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对公司治理的迫切需求引起了国内对日美两大公司治理模式的“拿来主义”。本文通过对两大模式形成的分析,认为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有着很强的路径依赖性。不同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应该适应本国特定的制度环境。而在一个国家内部,特别是在我国这样的转型经济国家,也不一定有着统一的公司治理模式。每一个公司都应根据本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自己的特征和需要来建立“现阶段”有效的治理机制,应该而且必须有自己的治理“个性”。同时,以科学的发展观看待公司治理机制的动态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19+81 +8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产权、超产权论与国企治理改善的路径选择 [J].
于军威 .
现代经济探讨, 2003, (07) :30-32
[2]   股权结构、股东行为与核心代理问题研究 [J].
董秀良 ;
薛丰慧 .
经济评论, 2003, (04) :39-42
[3]   公司治理与国企改革 [J].
曹廷求 .
华东经济管理, 2002, (04) :51-53
[4]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J].
赵增耀 .
经济管理, 2001, (16) :24-30
[5]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与经济制度的逻辑关联 [J].
孙早 .
管理现代化, 2001, (01) :24-28
[6]   信息结构、契约理论与公司治理 [J].
姜彦福 ;
周刚 ;
雷家骕 .
当代经济研究, 2001, (01) :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