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驯化及封冻后不同抗寒性小麦品种的形态建成及生理基础分析

被引:57
作者
王晓楠 [1 ]
付连双 [1 ,2 ]
李卓夫 [1 ]
孙艳丽 [1 ]
王玉波 [1 ]
刘灿 [1 ]
王金伟 [1 ]
陈禹兴 [1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寒地; 冬小麦; 抗寒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比较抗寒性不同的冬麦品种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在低温驯化及封冻阶段对东农冬麦1号(抗寒)、东农705(较抗寒)和济麦22(不抗寒)3个品种的植株形态和叶、叶鞘、分蘖节的若干生理指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东农冬麦1号在封冻前形成的分蘖数、分蘖叶数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低温胁迫下3个品种各个部位的含水量均降低,东农冬麦1号地上部含水量降低较快,分蘖节含水量降低较慢且保持较高水平,而济麦22地上部含水量降低较慢,分蘖节含水量降低较快。电导率变化表明,东农冬麦1号、东农705品系和济麦22叶片分别在封冻后30、20和0d死亡。东农冬麦1号叶片、叶鞘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济麦22最低;封冻期东农冬麦1号分蘖节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济麦22最低。封冻后20d东农705品系和济麦22叶片SOD失活,封冻后40d东农冬麦1号叶片SOD仍有活性,调查期内济麦22各个部位SOD活性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品种;封冻期东农冬麦1号叶鞘和分蘖节POD活性保持较高水平,东农705品系分蘖节POD活性较高,而叶鞘POD活性迅速降低,济麦22叶鞘和分蘖节POD活性均处于较低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313 / 13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小麦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在烟草中的转化及表达 [J].
李永华 ;
尚玉萍 ;
杨芳绒 ;
杨秋生 ;
邹琦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1) :12-14+20
[2]   低温胁迫对小麦叶片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产物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J].
刘艳阳 ;
李俊周 ;
陈磊 ;
崔党群 .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04) :70-73
[3]   水分胁迫下不同抗旱性冬小麦脯氨酸积累动态 [J].
吕丽华 ;
胡玉昆 ;
李雁鸣 .
华北农学报, 2006, (02) :75-78
[4]   HRGP在小麦抗寒锻炼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 [J].
孙金月 ;
赵玉田 ;
梁博文 ;
刘方 ;
尤勇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4, (01) :6-11+16
[5]   不同耐热性小麦品种在热锻炼和热胁迫下叶片相对电导率及超微结构的差异 [J].
马晓娣 ;
王丽 ;
汪矛 ;
彭惠茹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5) :4-8
[6]   2℃低温下抗寒冬小麦与冷敏感春小麦幼苗细胞质膜Ca2+-ATPase活性比较 [J].
刘炜 ;
孙德兰 ;
王红 ;
简令成 ;
赵可夫 .
作物学报, 2002, (02) :227-229+289
[7]  
植物逆境细胞及生理学[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利容千,王建波主编, 2002
[8]  
中国小麦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金善宝主编, 1996
[9]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张志良主编, 1990
[10]  
Morphological, Anatomical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Related to Differential Shoot vs . Root Growth Inhibition at Low Temperature in Spring and Winter Wheat[J] . Maria A. Equiza,Juan P. Miravé,Jorge A. Tognetti.Annals of Botany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