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蔚县大南沟晚更新世草原猛犸象(长鼻目,哺乳动物纲)

被引:5
作者
同号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草原猛犸象; 下颌骨; 大南沟; 泥河湾盆地; 晚更新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5 [古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泥河湾盆地真象化石十分常见。近年来,在泥河湾层中新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草原猛犸象(Mammuthustrogontherii)化石,过去被归入古菱齿象的部分材料也被转移到该种;但以往报道的材料都很零碎,并且时代也较早。本研究的发现于蔚县大南沟东陡壁附近的长鼻类下颌骨(完好下颌体带左右m3)亦可归入该种,主要依据如下特征:喙突(或吻突)不发育、下颌联合部短、下颌体前缘陡直、具有舌侧神经孔、颊齿齿板中间突不发育和釉质环无菱形结构、下第三臼齿有×18个齿板、齿板较薄、齿板频率为6、釉质层较薄但褶皱不强烈等。蔚县大南沟的化石是迄今在我国所发现的材料最完好和地质时代最晚的草原猛犸象化石记录,距今约4.5万年。
引用
收藏
页码:307 / 31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河北阳原小长梁遗址哺乳类化石及其时代 [J].
汤英俊 ;
李毅 ;
陈万勇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95, (01) :74-83
[2]   中国的古菱齿象属 [J].
张玉萍 ;
宗冠福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83, 21 (04) :301-312+365
[3]   桑干河阳原县丁家堡水库全新统中的动物化石 [J].
贾兰坡 ;
卫奇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80, (04) :327-333+359
[4]   在泥河湾层中发现纳玛象头骨化石 [J].
卫奇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6, (01) :53-58+80
[6]   北京西郊的Palaeoloxodon化石及中国Namadicus类象化石的初步讨论 [J].
周明镇 .
古生物学报, 1957, (02) :283-294+396
[7]  
Advances in proboscidean taxonomy & classification; anatomy & physiology; and ecology & behavior.[J].Jeheskel Shoshani;Pascal Tassy.Quaternary International.2004,
[8]  
Reanalysis of African Elephas recki : implications for time; space and taxonomy.[J].Nancy E. Todd.Quaternary International.2004,
[9]  
The pattern and process of mammoth evolution in Eurasia.[J].Adrian M. Lister;Andrei V. Sher;Hans van Essen;Guangbiao Wei.Quaternary International.2004,
[10]  
泥河湾旧石器文化.[M].谢飞;李珺;刘连强著;.花山文艺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