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节点阻抗矩阵的节点编号顺序优化算法

被引:9
作者
乐全明 [1 ]
吕飞鹏 [2 ]
郁惟镛 [1 ]
王菊萍 [3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2] 四川大学电力系
[3] 临安供电局
关键词
节点阻抗矩阵; 虚拟接地支路; 支路追加法; 连支度;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06.06.017
中图分类号
TM744 [电力系统的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在分析传统的支路追加法形成节点阻抗矩阵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接地支路和连支度的概念,采用增加虚拟接地支路的方法使电网节点和支路的追加顺序不受任何条件的约束,并通过节点对连支度的比较确定电网节点和支路追加顺序,从而显著降低了形成节点阻抗矩阵的计算量。最后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牛顿法的配电网络Zbus潮流计算方法 [J].
孙健 ;
江道灼 .
电网技术, 2004, (15) :40-44
[2]   配网潮流回路分析法 [J].
吴文传 ;
张伯明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4, (03) :72-76
[3]   基于故障输电线分布参数节点导纳方程的带分支的配电线故障分析 [J].
鲁跃军 ;
卢斌先 ;
孙曰生 ;
王泽忠 .
电网技术, 2003, (05) :40-42
[4]   基于网络模型的节点阻抗矩阵的新算法 [J].
王艳松 ;
何新霞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3) :98-99+1
[5]   配电潮流前推回推法的收敛性研究 [J].
孙宏斌 ;
张伯明 ;
相年德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9, (07) :27-30
[6]   配电网追赶法潮流 [J].
张学松 ;
柳焯 ;
于尔铿 ;
刘广一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7, (06) :23-26
[7]   一种用于线路开断修改节点阻抗矩阵的简便方法 [J].
王春 ;
柳焕章 .
继电器, 1997, (04) :12-15+2
[8]  
王梅义等著.大电网系统技术[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
[9]  
周孝信等编写.电力系统计算[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10]  
西安交通大学等编.电力系统计算[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