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生态补偿量化研究

被引:53
作者
陈源泉
高旺盛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足迹; 生态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以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从国家宏观层面建立生态补偿的判定标准、量化模型和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各省份为例,研究中国区域之间的生态补偿量化问题.结果表明:1)生态赤字大小的顺序为东部>中部>西部,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顺序恰好相反.2)东部地区该支付的生态补偿总量为439.50×108yuan/a,各省平均为73.25×108yuan/a;中部总量为482.98×108yuan/a,各省平均为40.25×108yuan/a,西部总量158.56×108yuan/a,各省平均为12.20×108yuan/a.建议国家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协调区域生态服务与生态占用的矛盾.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 [J].
毛显强 ;
钟瑜 ;
张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04) :40-43
[2]   中国1999年的生态足迹分析 [J].
徐中民 ;
陈东景 ;
张志强 ;
程国栋 .
土壤学报, 2002, (03) :441-445
[3]   生态补偿制度的探索 [J].
洪尚群 ;
马丕京 ;
郭慧光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1, (05) :40-43
[4]   1995′中国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矩阵及绿色GDP估计 [J].
雷明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0, (11) :1-9+66
[5]   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 [J].
陈仲新 ;
张新时 .
科学通报, 2000, (01) :17-2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