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大县县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吉林省为例

被引:3
作者
杨朝丹 [1 ,2 ]
机构
[1] 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长春科技学院
关键词
粮食大县; 县域经济; 吉林省;
D O I
10.13733/j.jcam.issn.2095-5553.2014.04.083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在分析粮食大县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对吉林省粮食大县县域经济发展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化程度、粮食产量、资本投入、农业机械化水平、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依次减弱。由此可见,粮食产量大,并不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包袱,只要依托粮食这一优势资源,发展粮食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把财政收入的主体从农业转向工业和服务业,粮食就会由"包袱"变为财富。
引用
收藏
页码:338 / 343+348 +3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县域经济发展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D].王曼.华东师范大学.2006, 10
[3]   河北县域经济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分析——基于贝叶斯地理加权回归方法 [J].
崔长彬 ;
姜石良 ;
张正河 .
经济地理, 2012, 32 (02) :39-45
[5]   化解产粮大县财政困境问题的思考 [J].
杨孝海 .
陕西农业科学, 2009, 55 (04) :170-173
[6]   浅析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及制约因素 [J].
张丽娟 ;
李国红 ;
兰莹利 .
商场现代化, 2009, (09) :221-221
[7]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J].
梁兴辉 ;
王丽欣 .
经济纵横, 2009, (02) :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