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虚拟经济的演进及其两重性的探讨

被引:10
作者
潘英丽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
关键词
虚拟资本; 虚拟经济; 内生演进机制; 实体经济; 社会经济福利;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79.2001.05.018
中图分类号
F06 [经济学分支科学];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因判断标准不一,目前学术界对虚拟经济的概念界定仍处在较为混乱的状态。应当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定义入手,探讨虚拟经济的内涵;据此,可将虚拟经济的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7世纪到20世纪60年代,狭义的虚拟经济处于萌芽状态,广义的虚拟经济呈现出阶段性或周期性的特征;第二阶段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的金融全球化时代,真正意义上的虚拟经济得到了急速扩张并呈现出结构性的特征。从证券交易市场、投资基金和金融衍生产品等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看,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既有积极促进的一面,也有消极抑制的一面;同时,虚拟经济既有增进社会经济福利的性质,但又会对投资和收入结构产生影响,造成一国社会经济福利的净损失。
引用
收藏
页码:192 / 203+210 +210-22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虚拟经济并非虚假经济 [J].
王国刚 .
江南论坛, 2001, (06) :39-39
[2]   关于虚拟经济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J].
王爱俭 .
财贸经济, 2001, (05) :16-20
[3]   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 [J].
李晓西 ;
杨琳 .
财贸经济, 2000, (06) :5-11
[4]   虚拟企业、虚拟经济辨析 [J].
曾康霖 .
经济学动态, 2000, (02) :3-6
[5]   虚拟经济并非虚假经济 [J].
王国刚 .
首都经济, 1999, (10) :13-16
[6]   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 [J].
成思危 .
经济界, 1999, (03) :4-9
[7]   网络时代证券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J].
钟安 .
证券市场导报, 1997, (04) :9-16
[8]  
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M].(美)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D.Sachs);(美)费利普·拉雷恩(FarrainB.Larrain)著;费方域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
[9]  
加入WTO与中国金融市场.[M].龚浩成;金德环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10]  
金融全球化.[M].(法)弗朗索瓦·沙奈等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