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 条
中美两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比较研究——基于行业上游度测算视角
被引:11
作者:
刘洪铎
[1
]
曹瑜强
[2
]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服务外包研究院
[2]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来源: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全球价值链;
行业上游度;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16.12.002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171.2 [];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该文基于行业上游度测算理论并结合世界投入产出表,对1995-2011年中美两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进行测度及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整体、大类行业还是单一行业,中美两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为:首先,在考察期内,中国整体及大部分行业的上游度指数均明显大于美国,这意味着中国整体以及大部分行业相对于美国位于全球价值链的偏上游位置;其次,中美两国整体或分行业的上游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分化特征。其中中国整体的上游度指数在迂回波动中趋于上升,与此相反的是,美国的上游度指数则呈下降走势。上述差异一方面说明中国存在向价值链的上游环节转移的迹象,其所从事的与中间投入端相关的生产模式得到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则意味着美国通过向价值链的下游环节靠拢的方式进一步趋近于最终使用端。鉴于中间投入生产活动往往具有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等粗放型特征,因此中国有必要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驱动自身向全球价值链的下游环节转移,在摆脱"低端锁定"的同时,实现国际分工地位的层级攀升,以此提升中国的全球竞争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9
页数:9
相关论文